神經肌肉電刺激儀通過特定頻率的脈沖電流刺激運動神經,引發肌肉被動收縮,達到增強肌力、改善運動功能的目的,憑借治療針對性強、康復效果明確的優勢,廣泛應用于康復醫學科、骨科、神經內科等臨床場景,是神經損傷、運動功能障礙患者的核心康復設備。?
在神經損傷康復領域,神經肌肉電刺激儀是功能重建的關鍵支撐。腦卒中、脊髓損傷患者常因神經傳導障礙導致偏癱、截癱。康復科通過定制化治療方案,將電極貼敷于癱瘓肢體的靶肌肉,設定20-50Hz的脈沖頻率,引發肌肉節律性收縮,模擬主動運動。例如針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上肢康復,通過電刺激帶動肘關節屈伸,逐步恢復上肢抬舉能力;針對脊髓損傷患者的下肢訓練,配合康復踏車進行電刺激輔助運動,促進下肢肌力恢復,為站立行走打下基礎。臨床數據顯示,堅持使用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3個月,患者肌力可提升1-2級,運動功能評分顯著提高。?

骨科術后康復中,刺激儀是術后恢復的重要助力。骨折、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需長期制動,易導致關節粘連,電刺激儀可在術后早期介入治療:針對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,刺激股四頭肌與腘繩肌收縮,維持肌肉容積,同時促進關節液循環,減輕腫脹;針對跟腱斷裂術后患者,通過低頻脈沖刺激小腿肌肉,縮短術后康復周期。在骨科康復病房,醫生根據患者術后恢復階段調整電流強度與治療時間,實現個性化康復治療。?
特殊人群功能維護中,神經肌肉電刺激儀同樣不可少的。在ICU,針對長期臥床的危重患者,使用電刺激儀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與深靜脈血栓,通過刺激膈肌與下肢肌肉收縮,改善呼吸功能與血液循環;針對側索硬化癥患者,通過溫和的電刺激延緩肌肉速度,維持基本肢體活動能力,提高生活質量。此外,在職業運動員的運動損傷康復中,刺激儀用于肌腱炎、肌肉拉傷后的恢復治療,加速受損組織修復,幫助運動員早日重返賽場。?